咨询热线

028-60172000

返回顶部

新闻资讯

news

学校新闻校园公告一周食谱

1

2020-12

共享、共研、共创 两地教师实现教学研讨零距离


为促进教育教学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与我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教学研究,专家指导、云端教研,两地教师在教育科研、信息技术运用、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共享、共研、共创。


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视线,看到的是一个角度的范畴,而多个人在一起,多重视角,思想就会发生碰撞。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11月12日,总校党总支书记、执行校长范胜武亲临我校,走进课堂对教学进行深入指导。


1.jpg


11月23日-26日,总校4位专家老师周松涛、李羊洋、刘金素、杨利国来我校进行教学指导。



他们深入课堂聆听了我校初中部老师的展示课,课后进行了精准细致的点评。开展学科主题讲座,并对教学内容、执教方式、深度课堂打造等方面与老师们作了深度学习和交流。总校老师到访交流干货满满,老师们也收获满满,有了不少新的领悟。


语文组




“魔鬼表格”法 将文言文进行挖空训练


— 初中语文 陈鑫

教学方式上,周老师给我们分享了“魔鬼表格”法,就是将文言文进行挖空训练,促进学生熟读,提高他们文言文掌握情况;当然不仅仅是挖空那么简单,分为1—5级,每一级别的难度不一样;挖空的重点还标注了不同颜色,便于家长们周末抽孩子背诵……这些方式方法都是周老师这么多年的经验累积起来的宝库,细致完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对孩子们来说,课堂上在有趣的环节下吸收知识,发散思维,自主完成对文本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填鸭式,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印象深度,最终能实现知识迁移。

在与家长的沟通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方式指导。周老师幽默地强调我们在做“全天下最难的事情”,即把知识装进孩子的脑海,让孩子和家长信任我们,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特别是对于考试未考好的学生,一定要抽时间单独聊聊,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给知识披上马甲


— 初中语文 贺杨

“我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人”——周老师这句话,让人震撼。他像一位慈祥的尊长,跟我们话家常一样,将他不一般的经历娓娓道来。从他求学生涯中挤用时间,最长记录为3天2夜只睡了1至2个小时,海量学习,广泛积累,我深受周老师精神的感动,无论在何种境遇之下都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做到了这些,人,就可以是有灵气的,全身都能活跃着创造!这是周老师给我最大的精神震撼,让我开始思索自己前行之路。

谈及备课,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怎样设计教学可以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关于这点,周老师结合自身的案例,给了非常细致而全面的指导,怎样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给知识披上马甲”——如周老师对古文《核舟记》的情境式教学设计:请学生摆Pose,模仿核舟雕刻的苏轼、黄庭坚及佛印的姿态。学生会自制高高的帽子去摆苏轼“中峨冠而多髯”的Pose,那学生对于“峨冠”的词义理解就已经到位了,不需要老师赘述;当台下同学提醒台上模仿的同学两脚不要分开时,他们便已落实了“其两膝相比者”中的“相比”之意。    

不同于传统文言文教学的逐字句翻译。在情境创设中,驱动课堂的任务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不通过被动的听讲、阅读、视听与演示,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活动,去讨论、实践,甚至教授给他人。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会更有兴趣与动力参与课堂,习得的知识与能力也更为深刻。


教育需要一点小心思


—  初中语文 伍俐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就应该是一位杂家。而周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他对知识的渴求是永无止境的。据他分享,我们了解到他的电脑里有很多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学著作、教育专著、课件资源……每天他都会习惯性地搜集新的资源。不仅如此,他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各科知识量都非常丰富。这样,对于课堂融合教学也有很重大的帮助。

据了解,北京的学生们都十分喜爱周老师,更喜爱上周老师的课。我想,成为像周老师这样博学的老师应该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目标。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就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正如活水一样,使我们充满智慧。今后的生命中,我们应该与书为伴,与诗为友,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不断汲取营养。

数学组


5.jpg


老教师是教学路上的引路人


— 初中数学 张建宏

集体备课力量强大。正如刘老师所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作为新教师,必须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这个任务是艰巨也是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内部进行合作,互相交流可以使互相获取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多听其他数学教师的课,从别人的课堂上找出自己的不足,老教师教龄长、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讲课水平较高,我们应该认识到:老教师不仅仅是自己的同事,同时还是自己在教学路上的引路人。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并且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

找寻合适的方法,督促学生不断坚持。总校用教室背板上贴的小星星、常规分等激励学生认真进取,每日根据学生作业完成以及改错的情况赠与适当的小星星,并贴在教室后面的海报上,让学生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与别人的差距,从而奋起直追,到每个月月底,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用这些星星可以兑换常规分、兑换糖果、兑换披萨、兑换免作业券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提升课堂管理能力


— 初中数学 王莹

提升课堂管理能力。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和素养,但这种能力并非先天形成,而是教师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慢慢获得的。

在刘老师的数学教学中,一直抱着这样的宗旨:要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认为数学课非常有趣。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如果整堂课学生都能被教学内容吸引,自然课堂效率就非常高。

总校刘老师提的几点建议对课堂管理非常有益。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让学生一直处于有事可做的状态;然后课堂设置一些活动,比如设计一些游戏、小组计分竞赛等解除学生的疲劳感;最后需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关注和调控,可以通过眼神暗示、轻敲桌面进行提示、表扬树立榜样、沉默冷处理、问答解答等举措提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把分层教学运用到课堂中


— 初中数学 惠小乔

班内两级分化问题需要分层教学。从排座位开始,可以尝试将优生放在后面或者周围,在教学过程中,当优生完成预习任务并且基础知识过关之后可以尝试给优生安排稍大难度的题目,让优生小组之间自己完成,并安排讨论时间订正。学困生的座位安排在靠近核心区域的位置排开,教师教学活动中注重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注重培养中等生的思维能力形成。

同时,平时教学中因为教学进度的压力,导致补弱工作事倍功半,刘老师提出数学每日一练“小条”的方法,每天每人10分钟,达到练习的目的,又不会作业量太大,导致作业质量不好。学困生只需要完成较简单的每日一练,并匹配合适的奖励制度,提升学困生信心,同时又分解了教师期末复习的压力。



英语组


6.jpg



上课必须要有仪式感


— 初中英语 周正元

总校李老师针对我们初中英语组授课和备课给出明确的指导和建议,这些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每节课坚持5分钟词汇听/默写,10分钟作业评讲,25分钟新授课。上课必须要有仪式感:每节课上课和下课的指令清晰明确。养好做笔记的习惯,要每天检查笔记完成情况。

严格记录每天每个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批改作业标注日期日期,适当给出评价语,李老师建议要以鼓励性为主,作业必须改错,进行二次批改,对完成的同学盖上印章。


讲得多不如讲得精


— 初中英语 郑诗于

讲得多不如讲得精,让学生去仿写全片文段,不如集中精力改写一段话,重要的是让任务变成可实现的,让学生经常有成就感,比单纯的设计难度挑战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在早读设计、课堂时间设计、课程主线设计、和检测方式等方面,李老师都给出了一些科学性指导意见,比如学习音频、单词小条、激励机制和搭建脚手架方式等。


激励教育是最符合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


— 初中部  谭静

激励方法的运用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励方法的运用得当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通过本次指导交流,我从总校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激励方法,如:盖印章、小组竞赛,让“边缘人”也参与学习等;让我理解到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而是组织学生学习,让他们学会做任务,让学生“忙”起来,我们再给予指导与帮助。

古话说:“动于心,形于外”,心态和态度是工作和生活的第一要素。在学校里面,我们除了教学工作以外,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的导师,所以,家校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导师,及时且有效的家校沟通,会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通过总校周老师的分享,我更加体会到了“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的重要性,在导师工作的开展方面,给与我们积极的建设性建议,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给以希望,感受到导师的细心、贴心和暖心。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 初中英语 胥婷

在教学设计中多花心思,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先固定小组,让小组组员逐渐养成合作式探究学习,同时调整课堂秩序到一个活泼但不凌乱的状态,通过小组竞争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这一过程需要多次的尝试,多种设计的验证,让学生快速的成长。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把思维还给学生,把真正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把认知中可能犯的错误暴露给老师,老师在该讲的时候要及时讲解,在学生需要提点的时候要立刻点拨,在学生暴露出各种问题时加以辨析指正。才能真正体现师者仁心,传道授业之初心。

理化生组

7.jpg


课堂纪律“不在于管而在于引”


— 初中部化学 武娟

课堂纪律“不在于管而在于引”。这个“引”是“吸引”的“引”,第一点中的“引”是“引导”的“引”。孩子在课堂中走神,其实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的课堂设置还有欠缺之处。没有必要停下来去管理纪律,除非是恶意捣乱。培训中记忆深刻的是杨老师亲身示范的“呼吸作用”,她深呼吸一口气,然后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呼吸作用”,这下就成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然后再继续讲下去。

科学知识“不在于学到而在于用到”。人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学习的记忆存留时间也会更长。就像杨老师的“呼吸作用”,我们随时都在进行,将讲课与其联系起来,学生就更能记忆住。


明确自己本堂课的目标


— 初中部生物 吴思思

明确自己本堂课的目标,要达成什么样的要求,理解什么样的概念,形成什么样的知识构架。围绕这个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另外知识不是填鸭式,不是灌输式,而是提出问题,引导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和框架。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要上升到理解这一层面,需要老师多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

关于吸引学生注意方面,要让学生自己有参与感;要以提问的形式,探究式学习;学生的知识概念形成一定是基于他现有的认知基础,老师先不给出知识的概念,帮助他从身边的认知入手,逐渐形成概念。

生物学是最接近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所以知识的落脚点,多关注生活的细节,让学生上了这门课以后,不单单学到的是知识,而且能更热爱生活,用生物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等。


课堂教学设计一环接一环

— 初中物理 陈李沁

在教学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觉时间不够用。“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让现在快节奏的我们开始质疑这句话的真实性。本次与杨老师的分享交流中,我重新定义了这句话:想要挤出海绵中的水,你首先要有水,其次才是如何挤出水。

杨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心得以及许多的案例,他说,“脚手架”实际就是给学生提供向上攀岩的一个转换工具。在教学和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附属装备,换句话,你得升级你自己。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水,才可能挤出水,提高我们的“时间效率”。

杨老师亲自进入课堂听课,并且参与课堂,与同学交流,了解实际课堂的情况。然后,了解近一个月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之前9月的学习内容,在我们的一问一答环环提问中,我了解到“大单元教学”就像放长线钓鱼,根据每节课的核心以及课堂学生的吸收情况,设计一环接一环的通关任务。

关于家校关系、课堂活动、师生关系等方面,总校老师们也毫不吝啬赐与大家进行分享,从总校的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人的理想与情怀、坚定与执着,他们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将怀揣理想、脚踏实地,继续前进!


9.jpg


受一次灌顶,成一树芬芳,凭一片丹心,润万千桃李。10月26日-10月31日,在我校副校长佟铭的带领下,高中部国高班师生一行赴北京总校进行了为期5天的深入学习交流。





同学们进行跟班学习,每位同学都认真听课,跟着学校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记录着每日的学习心得。


13.jpg


同学们深深地感悟,“这里的学生爱学习,这里的学生习惯好,这里的学生能力强、这里的学生惜时间,这里的学生有梦想,这里的学生有担当、这里的学生很阳光…… 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朝气蓬勃,努力学习,插上理想的翅膀飞翔。”


作者:新闻中心 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