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16-11
高中特色课程之后会考时代课程
高三后会考时代课程课堂模式
高三下学期是我们对学生出国前进行知识教育的黄金期,学生出国后将会有六年多的时间不能接触这些中国文化的精华。因此我们在这一阶段开设了丰富的课程,统称为“后会考时代课程”系列。
我们高三的“后会考时代课程”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展示课,《红楼梦》研读课,文化辅助课以及文化寻根课程。现在文化寻根课程已经设计好,但是还未实施。
(一)中国传统文化展示课
中国文化展示课基本流程图
课程具体操作方法
语文课采用何种方式上呢?我们首先确定了高三下学期的基本学习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欣赏。我们为学生圈定了基本的范围:中国文学,中国绘画,中国音乐,戏剧,服饰,民族,茶文化,饮食文化,泥人,雕刻,风筝,剪纸,建筑,佛教,道教……
具体步骤:
1、分好组,每组5人。每班分成6各组左右,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工作。
2、时间以周为单位,每组每周必须完成一次讲座的备课以及讲座任务。每周每班2节语文课,刚好能够完成讲座任务,每一个讲座20分钟左右。
3、允许学生晚上或自习课时到多媒体教室集体备课,如有问题可以找我或者其他老师指导。
4、上课,课上以课件形式展示自己的文化成果。
5、评价。其他听课的学生要对讲课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分数作为讲课小组的分数。同时要写下自己的听课感悟,老师将会针对学生所写感悟打分,作为听课学生的分数。这样学生老师形成了良性互动考察,知识也形成互相的影响。老师与学生都是知识的学习者,这是全方位的知识学习方式,而且易于考察,易于操作。教师运用我校的过程性评价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既是对学生的督促,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课是指我校出国留学学生在高三阶段已经申报完美国大学和参加完语文会考之后开设的课程。我校中国传统文化展示课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使得我们的中国文化课教学初具科学而系统的教学体系雏形。我们的课程解放了课堂,解放了老师和学生,真正达到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学的更加有意义,而中华传统文化春风化雨般融入到学生的灵魂之中。找到了对国际高中学生中国灵魂塑造的一条道路。
(二)《红楼梦》研读课程:讲座、读书报告会
学生在认真阅读《红楼梦》
小老师在讲《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顶峰级的作品,而这部著作只有在高中阶段阅读,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但是受条件限制,我校学生在高中阶段几乎没有时间去阅读这部著作,因此在高三下学期申请完大学之后,我们开设了这门课程。采用的办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在早读以及自习课时阅读小说内容,教师针对学生读不懂的地方进行疏导讲解。当学生读完作品后,组织读书报告会,由学生谈体会,教师则准备了系列讲座的内容,例如人物系列,从这部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入手,进而分析人物背后所反映的主题。我们还请名家来到课堂,针对这部著作不为人知道的内容进行解读。
(三)文化辅助课程:观看视频---写感想
在高三下学期我们还为学生送上另一份文化大餐,就是在电视文化类节目中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视频,放给学生看然后写感想。例如北京卫视的“记忆2015”—“八年忆晓旭”;中央电视台的“为时代而歌”——冯骥才,路遥等名人系列;还有“老梁观世界”、“这里是北京”、“舌尖上的中国”、“子午书简”……
教无定法,课无定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高中语文教学有两项主要任务,那就是会考过关和中国文化课程的学习。这两项任务来自于我校“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的育人目标,在有限的课时内,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科学设计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并锻炼提高他们的能力。
我们高中部语文课堂模式今后还会在实践中丰富,在我校课程研究水平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我们相信我校语文教学将会成为国际学校语文教学的翘楚。
附1:学生中国文化展示课课件目录(12届学生)
附2:文化辅助课程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为时代而歌—冯骥才”所写观后感,作者2016届毕业生辜宝宏
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传承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遗产,但是由于中国近代屈辱历史,很多宝贝被列强抢走了,建国后那动荡的10年文革又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幸得一位具有远见的学者,他看见中国人正在破坏着城市仅存的一些遗迹,取而代之的是统一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他曾经努力保留天津的估衣街,但是没有成功,这使他感受到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决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文化被白白糟蹋,他号召知识分子行动起来,保护那在迅速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组织一个团队,用摄像机和文字保留下那珍贵的资料。没有钱他就自己卖画筹钱。冯骥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中国民间艺术保存下丰富的资料,共有十几亿的文字,他的愿望是将这些文字出版,他的那句话让我永远不能忘记:如果将我们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料放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谁还敢小瞧中国文化的分量?我一定会努力成为传扬中国文化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