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16-11
全课程主题结业仪式
主题背景介绍:我校国际班自2014年以来全面实施全课程,全课程基于学生真实生活与活动体验,利用PYP框架,围绕“我与自然”“我与他人社会”“我与自己”“我与文化”四个超学科主题,确立了六大探索主题——“我们是谁”“我们所处的时空”“共享地球”“我们如何组织自己”“世界如何运作”“我们如何表达自己”。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都在这六大主题之下进行。在“语言与交际”、“数学与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四大学科领域下,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科学设计,通过探索发现、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等方式,提升学生思辨、探究、表达等方面的素养。它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科之间的统合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并用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育。
主题结业仪式介绍:“全课程” 是按大单元主题来编排的, 每一个主题都由多维度来支撑, 目的就是尽量在横向上拓展课程的丰富性,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单元框架设计下,构建我们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这样的主题课程通过我们的结业仪式窥见一斑。
例如:关于春天的学习,“全课程” 教材是如何设计春天课程的呢?孩子们要用整整一个多月来学习 《发现春天》 这一主题教材。主题活动中以蝶恋花.春景为主线,在蝴蝶中发现春天,双语教学了解蝴蝶的前世今生、学习蝴蝶的绘本、诗词、音乐,蝴蝶的对称美、制作美丽的蝴蝶拼贴画、绘本制作、蝴蝶小剧场..;以草长莺飞二月天为辅线,在绘制风筝、放飞风筝,风筝中发现春天......。在主题汇报中孩子们用自己青涩却又热情的汇报演出完美地诠释了“发现春天”一书的主题精神,完成了全课程“发现春天”主题汇报结业仪式。
注意, 是 “发现” 春天,“发现” 就需要去探秘、 去寻找, 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老师会要求孩子带上纸、 笔, 带上你的整个生命和情感, 让眼睛更明亮, 让耳朵更灵敏,让皮肤更敏锐, 然后到校园里、 公园里、 大自然里去寻找春天, 看谁找到的春天多。这个课程从开启到结业,就让春天跟孩子紧密地融为一体。“春风暖呀,天气好呀,青草地上放纸鹞……”伴随着孩子们的阵阵歌声,在放纸鹞、宿新市徐公店、江畔独步寻花,当然还少不了孟浩然的春晓,孩子们在诗歌中感受春的魅力。不光是中文歌曲,就是英文歌曲孩子们也不在话下,随着富有节奏的伴奏响起,孩子们演唱SEASONS SONG,富有感染力的歌声传遍全场,在歌曲中感受春的活力。提到春天,还少不了可爱的小精灵——蝴蝶,孩子们用小小的舞台剧来展示了蝴蝶美丽而短暂的一生,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在表演中感受春的生命力。从而学会更好地享受春天的美,珍惜春天的美!
在学生们的作品汇报中,不断询问中,习得更多:对“蝴蝶”的了解,从ipad开始,孩子们利用iPad搜集整理资料,进行汇报讲解,进行思维导图创作;在“蝴蝶”诗词、歌曲的了解中懂得了生命虽然短暂,但照样可以璀璨发光!在感受对称的图形中,孩子们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会制作风筝了”,孩子们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风筝的制作,并用自己制作的风筝在春天放飞,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回来小组反思怎么改良风筝会飞得更高更稳,由此适时进行一次飞翔知识大讨论,并运用iPad进行搜集资料整理。这样的课程, 孩子的学习始终伴随着春天, 发现春天, 体验春天, 创造春天, 春天即课程, 课程即春天。系统的、 理论化的套装知识和生动的经验知识由此有机融为了一体。
在课程的改变下,学生改变了,老师们也改变了,课堂更不“像”课堂,却又更像“课堂”,我们的课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结业仪式的展示,让孩子们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体会“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联系。
袁 琳